目前,我國的土壤環境狀況到底如何?相關部門各有說法。
記者從環保部了解到,該部2006~2010年組織開展的土壤污染調查結果表明,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發達地區,不同程度地出現了局部或區域性土壤環境質量下降的現象。工業“三廢”排放,各種農用化學品使用,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污染物通過大氣、水體進入土壤,重金屬和難降解有機污染物在土壤中長期累積,致使局部地區土壤污染負荷不斷加大。
環保部文件顯示,在對我國30萬公頃基本農田保護區土壤有害重金屬抽樣監測時發現,有3.6萬公頃土壤重金屬超標,超標率達12.1%。
調查顯示,華南地區部分城市有50%的耕地遭受鎘、砷、汞等有毒重金屬和石油類有機物污染;長江三角洲地區有的城市連片的農田受多種重金屬污染,致使10%的土壤基本喪失生產力。
據環保部介紹,因重金屬造成的水源和土壤污染已對中國的生態環境、食品安全、百姓身體健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構成嚴重威脅。
環保部門估算,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高達1200萬噸,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2009年發生的湖南瀏陽鎘污染事件不僅污染了廠區周邊的農田和林地,還造成2人死亡,500余人尿鎘超標。
國土資源部此前表示,目前全國耕種土地面積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屬污染,約有1.5億畝,此外,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萬畝,固體廢棄物堆存占地和毀田200萬畝,其中多數集中在經濟較發達地區。
中國煤炭學會煤礦土地復墾與生態修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胡振琪此前介紹,全國共有損毀土地1.3億多畝。
中國土地礦產法律事務中心劉燕萍處長介紹,僅按2008年國土資源部審查通過的土地復墾方案數據統計,除已損毀的6200公頃土地外,新設采礦權項目實施預計還將損毀土地12萬公頃,其中損毀耕地4萬公頃。
- 下一條:工業領域氣體排放有了低碳行動方案